行业中曾经使用过锻钢轧辊和无限冷硬铸铁轧辊,除普通冷硬铸铁外,还有低镍铬钼、中镍铬钼、高镍铬钼铸铁材料,档次高的冷硬铸铁材料为高镍铬钼冷硬铸铁。这类材质热轧辊的缺点是硬度低,耐磨性不好。
后来采用了球墨复合铸铁轧辊,相对而言,使用寿命提高了几倍,至今仍然在使用。国外则一般采用半钢和高硬度特殊半钢材质,对克服表面粗糙和抗磨损都很有效。为了提高热轧辊的表面耐磨性,热轧辊的材料不断地得 到改进,其基本的发展过程是从冷硬铸铁到高铬铸铁到半高速钢和高速钢。
采用快速离心浇铸等新方法制造新材质的轧辊,提高轧辊的抗疲劳强度,选择轧辊时要考虑轧辊的耐磨性,更要注重抗疲劳强度;同时加强轧辊的日常科学管理,保证适度的磨削量,消除残存裂纹,避免磨削裂纹。
由于热应力与轧辊温差成正比,采用合适的轧辊冷却水方式和合理的安装位置,降低轧辊温差,并在轧辊刚上机轧制时适度放慢轧制节奏或上机轧制前采取有效烫辊措施,以减小工作辊热应力;
由于热连轧机下游机架轧制速度快,交变剪切次数多,故应调整支持辊的换辊周期,适当延长上游机架支持辊服役时间,酌量缩短下游机架支持辊服役时间,以防患于未然;
由于热轧辊接触造成的距辊面一定深度的交变切应力是支持辊表层剥落的致因,支持辊的磨损形式则决定了支持辊剥落的部位。故分析热轧辊现有条件下不同工况辊间载荷的分布,并对比了改进后的辊间载荷分布以及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效果。 |